ob体育平台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b体育平台已逐步建立层次完备、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本着“重实践、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应用型IT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系部。ob体育平台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毕业生可服务于广东省珠三角企事业单位、IT技术开发公司、教学科研机构等具有相关职业的单位。
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外教育工作背景和企业工程经验。
本系建立了以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科建设、产教融合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以应用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综合实训、企业实习与实训”为一体的实践平台,较好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市场方向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做到了教学与就业的良好接轨。
本系包含以下特色:
1、构建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每年选拔优秀的学生组成卓越工程师班,为学生分配导师,以项目驱动的形式指导学生参与项目、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科建设
为使毕业生得到社会、国际认可,本系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试点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科建设,与企业合作,对参与到本项目的学生进行重点规范培养,使毕业生达到行业标准需要的人才,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
3、开展学科竞赛
本系有教师团队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并获得多项奖项。
4、教学与实验平台建设
本系内的专业实验室除了满足教学需要,还可开放满足学生课后实践所需条件。系内教师组建了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产品研发、计算机视觉三个研究与应用团队,并已经搭建了基本的实验平台,为教师科研、学生实践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场所。
5、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本系已与八家企业有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实训课程、毕业设计指导、企业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将企业的优秀工程师引入课题,让学生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让学生选择企业,进入企业实习或实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1、专业定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工程技术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计算机类应用创新型人才。
2、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聚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合产教融合、学科竞赛、实践及科研项目,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以“成果导向”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上,本专业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提出了PIQE–CDIO(PIQE: Professional, Innovative and Qualitative Engineers)的教育模式,学生毕业后3-5年,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工程应用及开发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并具有安全与环保意识;
(2)工程能力:掌握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为计算机复杂工程项目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具有工程实践能力,能承担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等任务;
(3)工程伦理: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交流与沟通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团队成员,能在团队中发挥有效作用;
(5)终身学习:具有国际视野,能自觉跟踪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及技术,能积极主动继续学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需求。
3、培养规格
学校明确本专业的学制为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但不得低于3年或超过7年。最低毕业总学分为156+(8~10)(8~10学分是学生成长教育课程学分)。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工程应用的方法及技术用于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通过了解计算机专业领域的知识背景,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数据结构及算法、软件开发、软件工程等基本原理及方法,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表达,提出解决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等。
4、课程体系
数学和自然科学:高等数学(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2)、大学物理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
学科基础: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专业类课程:数字图像处理及应用、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Android应用开发、Python程序设计、WEB编程技术、系统分析与设计、大数据与云计算等。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实训、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MySQL数据库应用实践、计算机网络实训、嵌入式系统实践、系统开发实训、移动应用开发实训、企业项目实践、认识与工作实习、毕业设计等。
5、师资队伍
实施“人才引培战略”,本专业通过“引进+培养”的模式建设师资队伍。通过从国内外重点高校引进具有潜力的青年博士、学科带头人,支持并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参加企业项目培训等方式培育师资,同时聘请校外专家、企业高管到校授课。目前,本专业有一支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大部分教师具有海内外重点高校教育背景,以及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经历,可满足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6、教学条件
学院现有总价值千万元的各类GPU等服务器15台,设有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大数据应用创新实验室、机器视觉创新实验室、嵌入式应用开放实验室等17个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实习实训。学院与广州粤嵌、中国联通、深圳信盈达等企业合作建设了3个创新实验室,用于共建课程、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技术培训等。
本专业立项一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多媒体内容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多媒体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及实践空间面积达1000平方米,可满足专任教师、科研人员、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需要。
7、专业特色
本专业聚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科竞赛、产教融合、实践和科研项目”为引领,“成果导向”培养卓越应用型工程师;经过近15年的建设,本专业的教学成果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2016年本专业获批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ob体育年1月本专业通过IEET的CAC认证并获得三年有效期,ob体育年度立项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和ob体育年均被艾瑞深校友会网评选为6星级专业,同时本专业为校内新工科重点建设专业、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
1、专业定位
软件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审批通过的新专业,2017年开始招生。本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基础上,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与应用性,使学生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于学院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和基础设施资源,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的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型高级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项目管理人才。
2、培养目标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计算机科学基础、软件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受到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备很强的复杂软件系统和软件项目设计、开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以及较强的创新和创业意识、较强的竞争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开发、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系统维护、软件实施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创新思维、管理技巧和领导潜质,为珠三角地区输送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应用软件、信息管理类软件的设计、研发、测试、维护、安装部署、实施和项目管理的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沟通、组织与协调的能力。
3、培养规格
学校明确本专业的学制为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但不得低于3年或超过7年。最低毕业总学分为156+(8~10)(8~10学分是学生成长教育课程学分)。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软件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管理能力,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架构或实现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伦理、法律、文化等因素等。
4、课程体系
(1)专业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2)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等。
(3)实践教学环节
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巩固软件理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培养具有创新应用意识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技术方法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实践课程主要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程序设计实训、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MySQL数据库应用实训、计算机网络实训、移动应用开发实训、软件工程综合实训、企业项目实践、认识实习、工作实习、毕业设计。
5、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其中多一半教师具有企业工程经历,注重从国内外重点院校引进高水平博士、从企事业单位引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现有一支职称学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内外教育背景和企业工程实践经验。
6、教学条件
学院现有总价值千万元的各类GPU等服务器15台,设有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实验室、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室、大数据应用创新实验室、机器视觉创新实验室、嵌入式应用开放实验室等17个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实习实训。学院与广州粤嵌、中国联通、深圳信盈达等企业合作建设了3个创新实验室,用于共建课程、学生实习实训、教师技术培训等。设有一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多媒体内容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多媒体大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科学研究空间面积达到1000平米,可满足研究人员和教师科学研究的需要。
软件工程专业现有2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10间校外大学生实习基地、2间校内校企合作创新实验室。与广州粤嵌、联通、泰迪等10家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在特色班建设、学生培养、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7、专业特色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学科交叉、体现特色、面向企业需求”的模式培养具有“跨专业学习、实践创新、高素质”的计算机类人才。本着“重实践、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OBE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软件工程类人才,引入IT领域的行业专家和行业技术,打造有特色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